络务书屋网 > 历史军事 > 大明:我!老朱家的瑞兽麒麟 > 第九十六章 老朱同志的组合拳四件麒麟秘宝出世!

第九十六章 老朱同志的组合拳四件麒麟秘宝出世!(2 / 2)

“老臣听闻孔家长子――孔希学几天前来过应天城,并且愿意帮助陛下排忧解难,让孔家子弟出仕,并且出粮解决山东布政使司的旱粮荒问题,这可谓是双喜临门啊!”

“孔家,乃是圣人孔子之后。”

“孔家的子弟们,一个个都是才高八斗、学富五车,让他们出仕为官,造福百姓,可谓是再合适不过了。”

“只要陛下能够点头答应下来,那么不仅可以收获大量的人才,更是能够让山东粮荒的问题迎刃而解,百姓也会感谢陛下的恩德,还请陛下莫要犹豫了,每延迟一天,都会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饿死街头。”

“.........”

身为孔家的门徒。

孔乙己现在直接就是步步紧逼。

陛下和孔家之间的交易条件,他也从孔希学口中听闻过。

只不过。

陛下一直没有下决断。

这件事情也就这么一直搁浅着了。

而他孔乙己深受孔家之恩,此刻也是时候站出来报答他们了,直接将这件事情摊在了明面上,更是将孔家子弟们一个个吹得比什么都厉害,就差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了。

更是把孔家想要趁此机会胁迫朱元璋的做法,说成是一件双喜临门的事情。

这种颠倒黑白的口舌,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。

暂且不提那些孔家子弟,绝大多数都是一些只会无病呻吟,没有什么内政才能的家伙,只有极少数可用之才。

就说孔希学的那种做法,要是换一个人这么和老朱同志说话,他脑袋早就当场搬家了。

胁迫皇帝?

这不是妥妥的找死吗?

当然,孔家仗着自家的名望甚高,更是自以为抓住了老朱同志的命脉――缺粮,为了安抚山东布政使司百姓们的民心,最终肯定会对他们妥协,然后乖乖的将他们孔家的子弟,以及地主豪强之中,一些值得信赖的‘年轻俊杰’安排到重要的职位上。

“陛下,臣附议!”

“孔乙己说的有道理,臣也觉得可以采纳。”

“孔家的拳拳报国之心,那真是让人潸然泪下,不愧是天下之楷模!”

“.........”

顿时。

朝堂之上。

同意孔乙己说法的人,声音可谓是一浪高过一浪,直接跑出来了三分之一的文臣。

气氛显得热闹无比,他们都是站在孔家势力的人。

相比之下,武将那边倒是没有什么动静。

毕竟,在孔家看来,那些武将不过都是一些武夫,没有什么文化,很多都是草莽、贱民出身,根本就不值得一提,自然也不会去多结交什么。

这一幕。

可是把老朱同志给气笑了。

他们一个个都觉得拿捏住了自己的要害,想要来逼宫了啊?

那孔家的手,未免也太长了一点吧,如今还没有将他们孔家子弟安排进来,他们的门徒、学生就占据了三分之一的范围,这要是让他们孔家子弟再安排进来了,恐怕整个朝堂上下,都要由他们说的算了吧?

而且。

今时不同往日。

拥有着足足两千万石粮草的老朱同志,可以说是丝毫没有任何的担忧,直接打算把孔家彻底打死!

眼神中充斥着玩味的神色,老朱同志一一扫过下面这些站出来替孔家说话的文臣们。

想必,先生已经基本上将他们的名字给记住了吧。

到时候,他们一个都别想跑!

“啪――”

“啪――”

“啪――”

老朱同志不断鼓掌着。

看着这些跳梁小丑们的表演,实在是引人发笑。

为了配合他们的表演,强忍着心中的笑意,不当场笑出声来,这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。

“诸位爱卿,言之有理。”

“那孔家的拳拳报国之心,咱可是深有体会。”

“当初宋朝皇帝对于孔家的恩宠,可是一点也不少,该有的荣华富贵都有了。”

“然而,在元朝打过来的时候,他们也是第一个投降当带路党的。”

“这份爱国之心,实在是让咱甚为感动,所以咱决定从今日起,将孔家的这件‘爱国事迹’,编入到科举考试的必考题当中,占据两成的分数,让全天下的士子都好好瞧瞧孔家的光辉事迹,此为祖制,后世子孙皆不可更改之!”

“.........”

老朱同志此话一出。

在整个朝堂之上,顿时就像是丢下了一颗惊雷,将所有人都炸的不轻。

所有人先是微微一愣,似乎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问题了。

随后。

众人都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。

在武将阵营之中,那自然是拍手称快,对于那些一天到晚自视清高,歧视他们只是武夫的孔家人,他们自然是非常看不惯的,要不是因为他们孔家的声望颇高,早就动手揍人了。

维持中立阵营李善长、刘伯温,差不多三分之二的文臣,则是有点惊愕陛下的雷霆手段,这是要把孔家得罪死啊。

而站在孔家一方的孔家门徒、学生,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文臣,则是满脸的不可置信。

他们完全不敢相信。

陛下竟然会做出这种狠辣的决断。

一旦让这个政策实施下去,孔家恐怕分分钟就会遗臭万年!

而且。

陛下难道疯了吗?

他难道不知道,一旦这么做了,想要从孔家,以及山东的地主豪强手中,都不要想要拿到一粒粮食了!

孔乙己急急忙忙的说道:“陛下!不可啊,陛下!”

老朱同志似笑非笑的说道:“哦?你说说有什么不可的地方,是咱编造他们孔家曾经做的事情了吗?你给咱说个道理出来,要不然的话,咱就治你一个欺君之罪。”

孔乙己一时语愕:“这........这........”

说实话。

关于这个点。

他还真的没办法进行反驳。

因为陛下的确没有说错,孔家曾经做的有些事情,那是真真实实的,只不过大家都会选择性的遗忘罢了。

而如今,陛下直接将孔家最后的一层遮羞布都扯下来了。

他不敢乱说什么,因为欺君之罪的名声,可不是他能够承担得起的。

老朱同志慢慢收起了脸上的笑容,展现出了君王的冷酷无情,冷冷的看着眼前支支吾吾的孔乙己,以及那三分之一选择站在孔家的文臣们,既然他们想要站边孔家,那就和孔家一起沉沦下去吧。

正好。

道教张家之中。

年轻一辈的俊杰也有不少。

本来老朱同志还在担忧,有些能力出众的人,要如何安排官职。

现在直接能够清扫掉一些孔家的党羽,那正好空出位置给张家的年轻俊杰来坐,也算是给天师张正常一个面子,毕竟他是第一个响应自己的人。

有些东西。

只有老朱同志给你才行,而你不能主动来抢!

“对了。”

“孔庙的春秋祭祀,规模太大了,铺张浪费。”

“如今天下的百姓都生活艰苦,咱觉得不适合这么做,以后除了孔家所在的曲阜之外,其余地方一律不得祭祀孔庙。”

“.........”

老朱同志接着补充的说道。

这是刘伯温的建议。

将孔家的‘光辉事迹’加入到科举题目之中,这是硬刀子。

大规模的禁止孔庙的春秋祭祀,这是软刀子。

一硬一软。

割起肉来才利索。

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,就死于这两把刀子之下。

听到陛下拿出来的第二手招式,孔乙己更加坐不住了,这是要把有恩于自己的孔家,彻底往死里打啊,自己要是这个时候还默不作声,那绝对会被其他人唾弃一辈子的。

迫于老朱同志的威严,孔乙己硬着头皮,勉强的说道:

“陛下,孔庙的春秋祭祀乃是自古以来就有的祖制,贸然禁止的话,老臣觉得.........”

老朱同志抬起一只手,打断了他的话语:

“咱不要你觉得,咱要咱觉得,咱觉得不行就是不行,有问题也给咱憋到心里,丑话说在前头,谁要是敢偷偷的在曲阜之外的地方,进行孔庙的春秋祭祀,被锦衣卫抓到的话,咱可不会跟你们客气的。”

这件事情。

他是铁了心要做的。

谁来劝阻都没有用,那只是白费功夫罢了。

既然他们孔家当初决定用旱灾粮荒的事情,来胁迫老朱同志就范,就要做好被反噬的准备!

毕竟。

没有一个开国皇帝是善茬。

能够脾气好到,随意被你要挟,还可以一笑了之的。

在某些方面,老朱同志可是非常的小心眼,会毫不留情的报复你!

“除此之外――”

“咱觉得孔家的子弟,当继承儒圣孔子的精髓。”

“平日里嘛,教书育人就足够了。”

“至于说出仕为官,那还是算了吧,毕竟孔子都没有好好做过官,怎么能够得出为官之道呢?再延伸一步,如何得出治国之道呢?《论语》书上的那些话,不过是老师和学生们的论道罢了,当不了真。”

“.........”

朱元璋再次抛出了一个大杀器。

禁止孔家子弟出仕!

如此一来。

没有官场的势力,孔家的名声再大,有些时候也只有任人蹂躏,很多事情都办得不方便。

老朱同志认为《论语》中没有“治国之道”。

而这只是个说辞。

若是真没有,为何那么多朝代都尊儒,惟有他朱元璋一人才有了真知灼见?

儒学治国讲究的是“德治”,朱元璋的一些做法很是粗暴,他主要是不屑于这个“德”。

明朝可是有几项创新的。

比如锦衣卫,皇帝靠着“小报告”来管理国家。

可见朱元璋内心里对“道德”是相当不屑的,他是老百姓出身,要的只是自家权力的稳固,其余一切都可以让步,面子能值几个钱?就连面子上的那层伪善,他都觉得碍事,所以朱元璋才会觉得儒家学说的那套,和他想要的压根不匹配。

但是,全天下的人还都尊儒,该怎么办呢?

只能竭力打压了。

其实,有人会用“治统”和“道统”,来分析朱元璋的这番举动。

从秦朝开始,“治统”一直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。

不过,从汉武帝开始却多了一个修饰,就是拔高了儒学的地位,而这么做,只是为了让天下人的思想趋于一致,目的自然也是巩固政权。

朱元璋能不明白这一点吗?

他非常清楚。

但是,如果他继续和前人一样。

那么,他的很多做法都是会被人批判的。

于是,为了扫清这些障碍,朱元璋自然要从思想意识上入手,才会如此打压儒学。

朱元璋和当年的汉武帝没什么区别。

汉武帝是想让举国上下一个声音,而朱元璋则是想让一些违背儒家学说的行为可以光明正大。

可见,汉武帝和朱元璋的做法是殊途同归,都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。

由于目标不同,所以,他们采取的方式正好是两个极端。

总之,帝王家做事,一切都只会围绕着维护自家的权力,朱元璋除了看不惯孔家嚣张跋扈的态度之外,他还觉得儒家的很多东西碍眼,写了那么多做人做事的条条框框,还怎么让他可以“为所欲为”呢?

“不可啊!”

“万万不可啊,陛下!”

“孔家乃是天下之文首,孔家子弟都是满腹才华之辈,如果陛下弃之不用,那对于我大明而言,绝对是巨大的损失!”

“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,要不然的话,老臣请命还乡养老!”

“........”

孔乙己连忙跪下。

以头抢地。

将自己的额头撞得头破血流的,同时神情悲愤的申诉道。

前面两件事情,那都还在勉强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,唯独这件事情是万万忍受不了的。

没有官场的权力。

那么。

孔家的势力,伴随着时间的推移,绝对会一落千丈!

光有名声可不顶用啊,有些时候还是握在手中的权力,更加让人沉醉。

陛下此举,是要彻底掘了孔家的根,让他们无法出仕为官,日积月累之下,没有任何官吏的孔家,绝对会一步步衰败下去,千年世家延续的辉煌,也会逐步消散。

不仅仅是孔乙己,剩余那些孔家的门徒、学生们,也是学着他的做法,有模有样的。

他们想要表达的意思就只有一个!

如果陛下不愿意收回成命,他们就只有辞官了。

要知道,他们这里的人,可是足足占据着朝堂文臣的三分之一,要是全部都一走了之的话,那国家的运行肯定会出问题的,所以他们也是在赌,赌陛下不会与他们这么多人作对!

然而――

他们赌输了。

老朱同志不仅没有慌乱,反而还是一脸惊喜,还有这种好事?!

老朱同志生怕他们反悔,当即说道:“一言为定!”

原本,他还要想个理由,如何合理的劝退这帮子孔家的人,省得他们一天到晚在朝堂上给自己添堵。

结果。

自己还没有想好理由。

他们这一个个都主动跳出来送了,还一个个请愿还乡养老,这才是真正的双喜临门啊!

“???”

“???”

“???”

这下子,轮到这帮孔家的门徒、学生们傻眼了。

他们也只是随便说说,想要借此逼迫陛下收回成命而已,并非真的愿意放下手中的权力,回去当一个平民百姓啊!

结果。

陛下根本不在乎他们。

也不吃他们这一套逼宫的做法。

直接把他们统统打包带走,全部滚回家去,腾出位置给其他人来坐吧。

老朱同志补充道: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想还乡养老,咱也不能强行逼迫大家留下来,当然咱也不是不近人情的皇帝,每个人领取三个月的俸禄,打包好东西,三天后离开京城吧。”

别啊!

陛下您就不能强硬一回,主动让我们留下来啊!

只要您开口,给个台阶下,我们保证麻溜的答应下来,绝无怨言!

他们还想接着当官呢。

至于说。

三个月的俸禄?

明朝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,这点钱简直就是打发叫花子,他们根本不在乎这点微不足道的俸禄,官职才是最重要的啊!

然而,看着下面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孔家门徒、学生,老朱同志干脆就当没看见。

开什么玩笑。

如此难得的机会,可以把他们全部打包抬走。

除非自己脑子抽筋了,要不然谁会突然回心转意,让他们留下来啊。

这件事情,也就这么定下来了。

孔乙己嘴唇发白,整个人说话的语调都在颤抖:“可......可是粮食........”

这件事情。

是他带头提出来的。

所以,一旦陛下同意了,他们就真的只有回家养老了。

这份怨恨,大家肯定是不敢发泄到陛下的身上,到时候成为替罪羔羊的人,那绝对是自己啊!

就算不死,自己也绝对是身败名裂,并且会受到所有人的排挤和打压!

为了最后抢救一下自己,孔乙己也只有拿出最后的手段――粮食,希望陛下能够回心转意,不要在一意孤行了,这次可不再是为了孔家,而是为了自己。

殊不知。

既然老朱同志都将事情做的这么绝了。

那就根本不担心粮食不够的问题,他早就有解决之法了。

“这就不需要你们担忧了,是谁给你们的错觉,觉得咱们大明帝国没有粮食了?”

“啊?”

“咱已经调拨了两千万石稻米援助山东布政使司,天师张正常也愿意集张家之力,捐赠山东百姓一个月的口粮,再过几天的功夫,应该就可以押送到那边了,到时候缺粮的问题自然是迎刃而解。”

老朱同志不慌不忙的说道。

对付孔家的手段,可还是有着一手呢。

由锦衣卫指挥同知图奇,潜入探查到的各种情报,几乎将整个山东布政使司的地主豪强们,平日作恶多端的事情都查了个七七八八,就连孔家也不例外。

越大的世家。

背后隐藏着的黑暗,就越发触目惊心。

这些信息,老朱同志没有去看,而是将其直接转交给了自己的长子朱标,让他去做决断吧。

作为大明帝国未来的继承人,他也需要有相应的成长才行。

这次。

就是一个很好的历练机会。

“啊?!”

孔乙己傻眼了。

大明帝国如今一穷二白的,几乎把所有的粮食都用在了战争之上。

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的粮食,他们根本没听说过啊!

顿时。

像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一般。

孔乙己直接一屁股的坐在了地上,整个人脸色苍白,他能够明确的感受到周围同僚们,那充满怨恨的目光,他知道――自己完了!

但是,老朱同志可不会去同情他什么。

这次的帝国朝会,在孔家势力全面被清除的情况之下,宣告了最终的结束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

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十日后。

大明帝国,山东布政使司。

曲阜城,西部二十里。

由三千名大明精锐铁骑的护送,朱文正为主将,太子朱标为首的运粮车队,正在快速前行着。

再加上征辟了五万百姓为徭役,一路上分批次的不断押送整整两千万石的粮食,源源不断的运输向山东方向,那漫长的运粮车队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

“哒哒哒――”

三千铁骑奔驰的声音,显得格外的明显。

年近十三岁的太子朱标,展现出了不输于同龄人的成熟。

对于此次父皇交给自己的任务。

他也是铭记于心,并且打算将其完美的处理掉,如此一来,才能够不辜负父皇的期待!

更何况。

在太子朱标看来。

为了延续大明帝国的国运,不被小冰河时代重创,那就必须要找到麒麟大人,以及集齐七位护麒法王,这个前提很有可能是要击溃众多强大的势力才行!

大明帝国未来的敌人,可不是孔家这种跳梁小丑,而是整个天下!

所以,他可不想大明帝国与孔家在这里,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从而拖延了征服世界的步伐。

“堂弟,你尽管放心。”

“有什么问题,尽管找堂哥我解决。”

“要是孔家想要给你使绊子,我直接给他邦邦两拳。”

“........”

如今三十二岁,身为朱元璋侄子的朱文正,拍了拍比自己小十九岁的堂弟肩膀,颇有一副大哥的风范。

虽然是老朱同志的亲戚,但是他并不是直系血脉。

所以,也无法继承麒麟之血。

能够有如今的成就,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。

经过剑圣长虹的一次指教,倒也让他的一些臭毛病改了不少,向着完美的帅才接着进发。

对于这个未来帝国的继承人,同样也是展现出了超绝天赋的堂弟朱标,朱文正自然也是非常的欣赏和敬佩,等到百年之后,陛下归天之后,大明也不至于后继无人了。

太子朱标开口说道:“堂哥,我们这次是抱着从声名层面,彻底击溃孔家的目的而来,一般情况来讲,是不需要动用武力的。”

朱文正爽朗的笑道:“哈哈哈,我知道我知道,一切以你为主导,我只负责办事就行。”

都是自家人。

说起话来自然也就轻松了很多。uu看书 www.uukanshu.com

当然,朱文正也是有着分寸的,毕竟自家堂弟可是储君,帝国未来的继承人,再加上有陛下的嘱咐,自己肯定不能够喧宾夺主。

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。

骑在战马之上的太子朱标,忽然感觉到自己额头上的太阳之纹一阵灼热。

越靠近此处,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愈发明显起来。

这种共鸣的感觉,唯有一种可能。

这附近,存在着尚未被发现的麒麟秘宝,而且感觉异常强烈,似乎唯有麒麟之血浓度在百分之十以上的人,才能够感应得到它的具体方位!

朱标猛然抬起头,看向了某个方向,随后对自己的堂哥朱文正喃喃的说道:

“堂哥,我好像感应到了――”

最新小说: 女儿的朋友3 国产电影三级 国产精品导航 国产啪啪视频 爆操美女老师 97国产自拍 亚洲高清自拍 亚洲激情婷婷 美女被男的操 中国老头同性